人 脈 就 是 金 脈
以前有一位著名的人物叫做孟嘗君,他是戰國時代的齊國宰相,以供養食客聞名,當時的人們都知道與孟嘗君當朋友,就可以不愁吃穿,也就因為這樣,孟嘗君廣結各種不同的人物,有名門雅士之流,也有雞鳴狗盜之徒。
對孟嘗君而言,養那麼食客對他的經濟是一個沈重的負擔,但是也因為他平時對食客們的照顧,如果遇到問題時,食客們就會伸出援手幫忙,在緊急的時候為孟嘗君解決不少問題,還使用一些雕蟲小技而救了孟嘗君的性命,雖然認識朋友的初衷並不是因為「對方對我是否有好處?」而建立關係,但是豐富的人脈資源,的確能為自己處理許多問題。
有人這麼說建立「人脈」就能得到「金脈」,當人際關係經營良好的時候,自然就能在工作上帶來豐富的效益,這就是為什麼時常在報紙上看到以「政商關係良好」形容人的如魚得水,具有優勢。
當同樣努力工作的兩個人,一個不會處理人際關係,另一個人則是很會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相較之下,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這個人,未來的發展將會更加順利,透過良好的人際關係,就會時常遇到貴人幫忙,再加上朋友眾多,彼此之間的互動可以增長見識,除了拓展本身的視野,還能提出不同的想法,而讓自己更加受到歡迎,薪水也會提高不少。
那什麼樣的人最需要人脈呢?一般人的可能會認為是「業務人員」,因為業務人員必須從無到有,從沒有客戶到有客戶,透過與他人關係的建立,慢慢建立自己的人脈,才能讓業務不斷進來,就讓業績不斷的衝高。
但是,假使只是將人脈的功用做這樣定義,就太小看人脈了,業務人員因為工作的關係,使得人脈的重要性更加被突顯出來,可是一般人的工作,雖然不見得會有業績的壓力,卻時常需要取得不同的資訊,而人脈就能滿足這樣的需求。
而人脈與資訊有什麼關係呢?如果將每一個人都看成一個資訊來源,當自己的人脈愈豐富,所能接觸到的資訊源就愈多,也就能得到最大的個人優勢。大企業的合併案為何能夠成功,就是因為獲得充份的資訊,有誰可能是敵人?有哪些因素是成功的關鍵?有哪些人可以提供協助?
藉由平時的人脈拓展,就可以獲得可靠的情報,搶先一步取得資訊,進而做出有利的決定。因此,成功的人眼光精準,擁有高度的敏銳度,這都是由豐富人脈所帶來的好處。
然而獲得人脈的方式,除了傳統的人對人,面對面取得之外,現在由於網際網路的普及化與寬頻化,人們可以直接透過網路產生互動,因而出現了另一種建立人脈的方式—網路社交。
美國「史丹佛大學研究中心」就曾經做過調查,人一輩子所能賺的財富,12.5%來自於知識,87.5%則是來自於人脈,顯示出「人脈」的重要。過去,人脈關係的發展受限於時空條件,沒辦法有效拓展。現在,人際關係建立的模式逐漸改變,可透過電子郵件、即時通訊、交友網站與社交網站的協助,快速且有效的建立人脈。
對人與人的互動來說,電子郵件和即時通訊,是一種溝通的介面,要做到比較好的互動,就看使用者如何有效運用;而交友網站則可藉由網站,提供不同的互動方式,超越時空限制,主動搜尋想認識的朋友,或被動地等待想認識我們的人,提高互動的比率,增加交友的可能性。
交友網站能滿足人們對人脈互動的需求,從Yahoo!奇摩交友、PChomeOnline網路家庭交友…等網站蓬勃發展,就可以看得出來。隨著交友網站的受到網友歡迎,也漸漸發展出另種一型態的網路服務--社交網站。
社交網站和交友網站最大的不同點,在於主動搜尋到想認識對象後,網站就會歸類出使用者和目標對象間,有哪些共通的朋友,如此一來,透過朋友作為聯絡的橋樑,就可以延伸擴展出人脈階層,提高網路交友的效率!
社交網站的概念主要起源於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米爾葛籣於20世紀所提出的「六度分隔理論」,說明任何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透過六個人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因此,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那麼遙遠,人脈的拓展也就不再那麼困難。所以,社交網站是建立在人與人彼此信任的基礎上,透過朋友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拓展人脈層次的延伸,建立個人虛擬網路社群,就像是真實社會的縮影。
目前各大入口網站都相繼推出自己的社交服務,以國外的社交網站而言,Yahoo推出Yahoo360,Google推出orkut,連微軟也實驗性推出Wallop。至於國內的社交網站,則以聯絡家的發展最為人知。
想要加入社交網站並不困難,大部分的網站採開放式,直接上網註冊就可以使用,接著就能邀請朋友加入;有些網站則採取封閉的方式,就像是私人俱樂部,需要有人邀請才能加入使用。不論是加入什麼樣的社交網站,可以想見的是,將會有更多的社交網站成立,發展自己的特色,吸引使用者的目光,並引起一股熱潮。
社交網站的發展,大大提升人們交往的可能性,但是也因此產生「隱私權」的問題。由於交友模式的透明化,個人將暴露更多資料,就算社交網站一再宣示隱私權的相關保護,並強調可以隱藏重要的個人資料。但是,如果想要獲得更多網友的信任,與製造認識的機會,勢必要放棄一些權利,公開個人資料,以最直接的方式來面對想認識的新朋友,但是卻無法相對地獲得相等的對待。
隨著社交網站的發展越來越發展,宣告了未來的人與人互動,將走向超真實與超虛擬的互動世界。一分耕耘就有機會一分收穫,不論人們的關係如何改變,也不論交友模式如何創新,還是要問問自己,到底投入多少心力來經營人際關係。因為,社交網站終究是一個工具,要看我們如何善用,才能達到人際經營的最佳表現。
那要如何做,才能累積人脈創造金脈呢?以下幾點可作為參考:
一、慷慨氣度結交朋友
美國大亨洛克菲勒曾說:“與人相處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樣可以買得到的話,我願意為這種能力多付一些錢。”而美國人更有名言說:二十歲靠體力賺錢,三十歲靠腦力賺錢,四十歲以後則靠交情賺錢。兩者講的是相同的意思:朋友多則賺錢的機會多。而朋友關係如何培養呢?現代社會,建立人脈遠遠不是過去所謂的“拉關係”那麼粗俗簡單,它包含很多層面的深化,需要用心經營。
有人也許說:經常吃飯喝酒的那是酒肉朋友,不見得真心。但發展人脈的出發點就是先“跑量”再從中精選可重點發展的對象,而走好第一步,慷慨對人,讓人感受你的大氣是必須的。
二、放低身段增加人氣
美國哈佛大學人際學教授約翰杜威曾說:“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此話說得完全正確。即使是一個很慷慨的人,天天請朋友吃飯PARTY,但總抱著驕傲自大的心態,別人說句什麼就要反駁,朋友數量自然不會很多。
當然,也不是要大家隨便敷衍朋友,而是要學會“放低姿態放軟身段”,學會仔細怜聽他人說話,學習“將心比心”,理解朋友說的原因和立場,儘可能體諒他們,這樣做能學習他們的優點,也能讓朋友感到自己被尊重和理解。
總之,要拓展人脈,不僅要物質上的努力,更需要的是將心換心。
三、不因人微產生鄙視
也許我們沒有富爸爸,沒有可減少奮鬥二十年的終身伴侶,但是若能懂得做人,同樣可以得到貴人相助。但是千萬不要帶著過於勢利的短視來經營人脈,別人現在富貴,就一副嘴臉伺候,別人現在是個窮困潦倒的小人物,則用另一副嘴臉伺候。
四、困苦不離能見真情
西方行為學專家曾指出,人的一生大概可能交往兩百多位朋友,最親近的會有五十位。一般人看似朋友不少,但稱得上交情的卻沒幾個;像是在應酬場合活躍的人士,看起來人脈豐沛,但最後願意為他兩肋插刀、雪中送炭的都不是這些看來熱絡的人,卻是點頭之交的人。
那怎樣才能讓朋友能在我們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呢?最簡單的辦法是在平時和他們交好,在他們落難困苦的時候熱心地幫助。危機時刻建立的人脈不僅有用,而且能換得很好的口碑,在往後結交其它朋友時也用得上。
五、堅持原則能得信任
講求人脈,不是奉行是人就交朋友的“小人之交”,而是要選擇有原則的“君子之交”。將客戶奉為人脈裏的核心,不會改變自己的原則。假設一個廠商想用一批產品捐贈給視障人士做公益,結果活動進行到快一半時,發現捐贈的產品其實快過期了,就該要求廠商更換產品,就算抗爭無效也要選擇終止活動。
這樣做的結果是,當其他客戶和朋友知道了這件事情後,意識到認識一位有原則的朋友而感到放心,知曉我們不是會為了利益出賣原則損害他人的人。於是,朋友雖然減少了一個,卻贏得了更多人的肯定。
六、網路亮相聚集人氣
科技的發達,讓人際網路的往來,變得多元而複雜。有的人MSN上的朋友數十位,更厲害的人,經營一個網路商店,可以擁有數百上千的忠實顧客。在網路上一天所認識的朋友,可能比過去現實生活中一年所認識的還多。網路交友已經成為時尚和流行,也是不錯的“從虛擬變現實朋友”的管道。所以在這個時代,如果還死抱老想法,不會利用網路拓展人脈,就算落伍了。
七、名片管理隨身更新
“名片管理大師”,楊舜仁,號稱有16000多張不同人的名片,而經過他自己建立的一套名片管理系統,可以在幾秒內找出任何一個想要的人的資料。
讓他想到開發這個系統的時間點,是自己2001年從原來公司辭職時,發了3000多封電子郵件,告知眾親友辭職的原因,同時感謝大家多年照顧,沒想到陸續收到300多封回信,其中包括16個全職和兼職的工作機會。
“這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楊舜仁說,“如果當時是一通通撥電話,可能打不到十通就受不了。”於是他開始進行名片管理的研究,有系統地將名片輸入電腦中,同時從推薦的十六個工作機會裏,選擇一份赴中小企業演講網際網路應用的兼職工作。
他非常重視人脈的“保鮮”功夫,經常寫封“嗨!我是舜仁,好久不見啦,最近過的好不好?”之類的短信,發給數百位朋友。“現在開始整理你手邊的名片,絕不會太遲。”楊舜仁說他有今天的成果也是一點一滴建立出來的。
“其實工具就在你我身邊,只要會用Outlook就能立即進入操作。每天換到的名片要立即在背面備註,包括相遇地點、介紹人、興趣、特徵,以及交談時所聊到的話題等,愈詳細愈好,然後在建立‘新聯絡人’時,將這些訊息輸入在備註欄裏,以後只要用‘搜尋’功能,便能將同性質的人找出來。”楊舜仁耐心地解釋。
只要做到以上幾點,相信就能夠有機會認識不同顉域的朋友,為自己的工作與生活帶來另一番新氣象。
資料來源 國平老的Blog
新科技 新希望 新商機 新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