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十歲的殺戮戰場求生,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天下雜誌》精選杜拉克基金會最新出版的《未來領袖II》,告訴你新世紀領導人該具備的六大新能力。
領導,永遠是個熱門話題,近來大家對於領導的學習更為殷切。
美國總統林肯曾說,「過去承平時期的教條,不足以面對當前的狂風暴雨。現在疊滿了挑戰,我們必須面對現在的狀況,必須有新的思考、新的行動。」這段話正是今天大家對於領導殷切期盼的原因,也是杜拉克基金會最新出版的《未來領袖II:新時代的願景、策略與實踐》(The Leader of the Future 2: Visions, Strategies, and Practices for the New Era)一書廣受歡迎的原因。
彼得.杜拉克是影響企業經營管理最為深遠的大師,不僅奠定現代管理基礎,所成立的基金會更是培養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的重要機構,經常結合重量級的管理學者開設課程,傳遞最新的管理知識。其中還有一位關鍵人物,就是在十七年前與杜拉克一起創立基金會的法蘭西絲.賀賽蘋(Frances Hesselbein)。
賀賽蘋是杜拉克基金會的董事長,杜拉克曾在《紐約時報》的專訪中說,「賀賽蘋能夠管理任何一家美國企業。」她非常擅長掌握機會、扭轉組織、鼓舞人心,讓組織裡面每個人都清楚了解組織的使命。即使是原本鬆散的組織也難不倒她。賀賽蘋曾任美國女童軍執行長,將上萬人的童軍組織運作得有使命、有條理,而且活力十足。
賀賽蘋帶領杜拉克基金會十七年,經常到世界各國、各大企業演講領導力。她在一九九六年結合編輯出版的《未來領袖》一書,不僅是美國《BusinessWeek》的暢銷書,也是有史以來最暢銷的領導力書之一,被翻譯成二十八國語言。
面對變動的新藍圖
最近,賀賽蘋再次結合包括彼得.聖吉、查爾斯.韓第等二十多位知名領導力學者,出版《未來領袖II》,回應最新的領導需求。
「我們面對的是個新世界,未來十年的領導人將面對全新、特殊的挑戰,」賀賽蘋指出她十年之後再次編輯領導書的原因,「大家需要面對變動的新藍圖,」有必要為新世代的領袖提供寶貴的建言。
未來的挑戰到底有什麼不同?未來的領導人到底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天下雜誌》精選《未來領袖II》的內容,告訴你新世紀領導人該具備的六大新能力。
為什麼領導人所面臨的挑戰似乎愈來愈困難,過去的技能與原則似乎都失靈,不敷使用?美國企管智庫「創意領導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挑戰變得空前的複雜。典型的例子包括九一一事件、卡翠娜颶風以及南亞大海嘯,它們都是牽涉廣泛、影響深遠的複雜挑戰,而且都令人措手不及。
創意領導中心分析,現在的挑戰可能是涉及專業的「技術性挑戰」,也可能是需要新觀點與解決方案的「適應性挑戰」,還有難以預測重大危機事件的「關鍵性挑戰」。有時候挑戰甚至包含兩到三種的特質,更加複雜。而且,未來,複雜挑戰會愈來愈多。
回應未來複雜的局面,領導人首要的能力,就是整合。
能力1整合性思考
未來的領導人,必須是整合型的領導人。
在美國詹森總統時代擔任衛生教育暨福利部長、並曾擔任卡內基集團總裁的嘉納(John Gardner)指出,「多數走下坡的組織都有看不見自我缺陷的盲點。這些組織不是苦於不能解決問題,而是苦於根本看不到問題。」就是因為缺乏整合性的思考,以致於看不見多樣化的可能性,無法時時改善企業運作的各個流程。
領導力專家甘尼(Usman Ghani)認為,「未來的領袖必然是整合型的領袖。」
甘尼認為有兩位企業家是典型的整合型領導人,包括IBM前執行長葛斯納(Louis V. Gerstner),他能匯集所有部門、想法、感覺的力量,去實現一個更豐富、更有效的成果。另一個例子是美國西南航空的創辦人凱勒(Herb Kelleher)。他身為領導人,在他身上同時整合了多種角色,包括員工的教練、聆聽的董事、新商業概念的挑戰者和創造者、負責執行與評估的營運經理,以及眺望企業遠景的人。
換句話說,整合型領導人就是能夠既廣且深地檢視組織內的各種人事物,然後靈活地整合組織資源、明快地整合傳統與創新、適應新的動態商業模式,再以協調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
領導人要耳聰目明、面面俱到,不容易,其中最重要的學習,就是學習傾聽,能主動在別人的言談中搜尋多樣觀點。
未來的領導人要培養自己冷靜的氣質與開放的心胸,以接納各種批評,懂得培育組織內的多種觀點,並自覺地將這些觀點應用到多項技能上,以建立組織的新方向、新可能與新的解決方案。能夠傾聽,才能夠進一步衡量眾多的選項與可能性,並為不同的領域、部門、利害關係人搭起溝通協調的橋樑。
能力2人類學家的文化洞察力
未來的領導人要像人類學家,不帶成見地思考文化環境。
許多領導人在推動改變時失敗出局,原因之一,麻省理工學院名譽教授夏恩(Edgar Schein)指出,是大家常忘了領導者最獨特的工作,是要解決文化問題。
夏恩認為,過去大家對於領導的思考太偏重心理學取向,過份關心領導者個人,而忽略了領導人所處的文化與環境。尤其在全球一體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洪流中,忽略了文化隔閡可能會衍生出重大的問題。
要真正了解文化的影響,領導人應該向人類學家看齊,也就是在不同的組織、文化面前都以謙卑的心態,知道這世上的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融不融入其中的差別。
領導人學習人類學家的思考,首先得主動、不帶色彩、深刻地認識自己所處的文化,也就是有意識地察覺不同國家與公司間的差異。無論領導人未來是否要改變既有的文化,都得先了解這個賦予你現在地位的文化是什麼。例如採用新興技術的年輕企業的文化,就和身處成熟市場的老牌企業大不相同,只是特質不同,沒有優劣。
如果領導人不了解文化的力量,只是一味說「我要建立一個服務的文化」或「我們要變成更加團隊導向的文化」,企圖移風易俗,只會撞得滿頭包。
能力3家庭治療師的溝通力
未來的領導人要像家庭治療師,用溝通帶動改變。
身處由知識工作者所組成的企業,未來的領導者必須以正確的溝通,讓組織健康而有效地運作。最有效的學習對象,就是用溝通創造改變的家庭治療師。
過去大家重視溝通的技巧,忽略了溝通發生的網絡。夏恩指出,人類系統是一種「角色網絡」,領導者應嘗試影響角色,而不是人。只要角色改變,自然會促成個人的自發性改變,就能從溝通創造改變的過程,將組織的方向轉往自己的戰略目標。
這樣由改變角色創造出的網絡改變,才能帶動整個系統的健康。例如奇異公司併購了一家義大利企業,雖然兩者文化差異很大,但合併後的運作卻很有效率。箇中奧妙在於,奇異並不直接處理與子公司工程部門的溝通問題,而是透過整合對方的會計系統,以及實行六個標準差的品管標準,來間接影響潛藏溝通障礙的部門。
能力4像藝術家的直覺
未來的領導人要有像藝術家的直覺能力。
面對變化愈來愈快、愈來愈複雜的挑戰,領導人必須有真知灼見,不僅要知道什麼正在發生,還要知道應該讓什麼發生,並且必須進一步將自己的洞見傳達給他人,影響他人接受。這靠的不是預測、說服,而是像藝術家一樣,了解共通性、想像遠景。
藝術家很重要的能力,是善於將普遍而共通的人類問題,展現為可見可聞的典型作品。就如同畫家面對畫布一般,在還沒下筆前,就預見了畫布上的景物佈局。
領導人要培養像藝術家的直覺並不容易,其中最難之處就在於保持隨時學習和反省的開放心靈。美國陸軍的「行動後檢討」模式很值得學習,就是要求每個參與行動的官兵在事後討論行動中的優缺點,以做為下次行動的借鏡。
此外,豐富的經驗才是藝術家直覺的沃土,藝術家總是讓自己體驗各式各樣的事物和刺激,未來領導人要培養直覺,也就有賴多讀、多看、多聽、多走與多玩。
能力5正向價值觀
未來領導人要具有正向的價值觀。
現在許多企業都承受市場的壓力,尤其是上市企業,哈佛大學教授葛納(Howard Gardner)指出,這對企業發展是很不健康的,讓很多領導人汲汲營營於募資,有時籌錢的壓力甚至會導致領導人採行不老實的「權宜之計」,是企業的警訊。
領導是長期的工作。雖然領導需要出色的技術與專業能力,否則即使全力以赴,也是成績平平。但是完全考量專業、績效,而缺乏道德意識,則組織終將缺乏投入感,處處碰壁,無以為繼。
而現在競爭愈來愈激烈、惡質的經營環境,更加深領導的挑戰。企業正面的教材少得可憐,甚至都被嗜血的媒體鏡頭所忽略了。以美國的雜誌為例,報導企業典範的刊物很難生存,而渲染商業醜聞的刊物卻洛陽紙貴。
前哈佛大學校長波克(Derek Bok)就警告,「增加政策方案的知識不足以解決當下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強化大學生的個人美德、倫理美德與公民美德,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領導還是要回歸本質,以身作則尤其重要,才能長久發展。例如美體小舖創辦人羅迪克(Anita Roddick)就時時提醒自己必須當年輕人的榜樣。羅迪克說,「我眼中的領袖不是高坐象牙塔發表公告就行了,他同時得是道德楷模。他必須做一些事,讓他手下的年輕員工讚嘆:『天啊!他竟然願意這麼做,我又學到了一課!』」
能力6傾聽內在的召喚
未來領導人能夠從內心的召喚,找到真正的力量。
讓領導人對抗種種壓力、挑戰的重要力量,其實經常不是外求的知識或能力,而是內在的召喚。就如《僕人領導學》一書的作者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所說,領導力的終極境界就是「自我領導」(self-leadership),亦即駕馭自己內在的智慧與勇氣,去服務別人,也唯有如此,才能克服權力腐化的傾向。
職場專家萊德(Richard Leider)指出,「生命並不是有待解決的問題,而是有待回應的召喚。」只是很多領導人對於心中的呼喚充耳不聞,以為爬到了人生的巔峰,忽略一些以前覺得很蠢、但現在卻格外有意義的問題:我現在在做什麼?我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如何讓我所作所為更有意義?這都是有待回應的召喚。爬上領導位置的人,如果時時自忖這樣的問題,我們不但會發現生命追求的意義,也會更加肯定終身職志的價值。
萊德也表示,懂得傾聽內心召喚的領導人有三項共同特質:服務、熱情、勝任。「服務」精神讓領袖像僕人般誠懇地服務員工、客戶、民眾和自己;「熱情」是傑出領袖樂在工作的必然結果;「勝任」則讓領導人的角色和行動配合無間。
優秀的未來領導人能聆聽自己心中的召喚,甚至還能進一步讓員工能夠聆聽他們心中的召喚,讓每個人都能由自己的召喚開發天賦的潛能。當員工都能結合自己的天賦、熱情、需要與良心,則他們內在的聲音就會響起,他們會體驗到自己對組織的獨特性與重要性,從而樂於為組織發揮一己之潛力,最終造就一個偉大的企業。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經典著作《管理:任務、責任與實踐》中曾說,優秀的領導人除了滿足所有利害關係人(客戶、股東、公眾)的基本需求,還必須展現高度的道德,並且厚植自我與他人的力量,這段話也就是未來領導人的縮影。未來的領導人必然是個聆聽者,是個服務者,也是個激勵者,整合與激發組織成員的知識力量。能夠為企業與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才會是未來真正的領導人。
資料來源 美玲的網誌
錢不夠用怎麼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