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道玉
在整個社會歷史中,隨著人類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知識的累積也一直在不斷增加。如果知識增長的指數比率很大,那麼它就會像原子核裂變一樣形成幾何級數增加,到了極限時就會激劇地膨脹,這就是所謂的“知識爆炸”。
早在60年代,美國Donald J.Hart出版了一本名叫《The explosionof knowledge》的書,後來中文把它譯成《知識爆炸》。Explosion含有不容易控制的意思,無論是“膨脹”或是“爆炸”,都是指知識增長速度之快和容量之大的意思,顯然不會被誤解為知識會炸毀。
當今世界知識爆炸,一方面是由於科學技術新的發現與發明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各種新舊概念、新舊知識重新組合的結果。知識的重新組合為知識爆炸開闢了新的管道;而知識爆炸又為知識重新組合提供了新的知識單元。因此,知識的“創新—組合—再創新—再組合”,就是知識爆炸增殖的過程。
知識爆炸對教育的影響極大,我們應當重新認識:現代教學的功能是什麼?學生應當吸收何種知識?教科書應當如何編寫?應當採用何種學習方法?教師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十分可惜的是,面對知識爆炸的形勢,整個教育界反應是遲鈍的,沒有從根本上採取改革對策,以至於保守的教育觀念、陳舊的教學內容和落後的教學方法,至今仍然在學校的教育工作中起著主導作用,致使我們的教育工作與時代精神格格不入。
知識爆炸對某些傳統的教學觀念提出了質疑,如“教學主體論”、“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三基四性”的教學體系、“寶塔式”的知識結構等。就拿“循序漸進”來說,我們講課到底如何講?是否要按照科學發展的順序來講呢?顯然是不行的。毛澤東就說過:“學歷史,主要學近代史,現在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才三千多年,要是到一萬年該怎麼講呢?講原子物理,不必要從最早的那個學派的理論講起。”今天看來,毛澤東的話是對的,在知識爆炸的今天,不能片面強調事事都要按“循序漸進”的原則來講授教學的內容。例如,我們現在的中等學校的物理課程,依然還是1910年的課程內容,嚴重地脫離了現代科學發展的實際。
教育必須反映時代的精神,把握住學術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學習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識。否則,我們就不能解決有限的學習時間與知識爆炸之間的矛盾,就不能培養出創造性的人才,以適應技術革命的需要。
隨著知識爆炸時代的到來,與此相應的在世界範圍內也出現了“學習的革命”的浪潮。應當說,知識爆炸與學習的革命是相輔相成的,是相互呼應的。在一個知識爆炸的世界裏,只有進行一場有關學習的革命,包括學習的觀念、學習的理論、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方法和對學習的評價等,才能加快學習的速度,學習到新的、有用的知識,並且學會駕馭知識爆炸的浪潮。
提到學習的革命,首先應當對什麼叫學習有一個全面的、正確的理解。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把它作為一個單義詞,是指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和實踐獲得知識或技能的行為。但是,從本質上看,學習是由學與習兩個片語成的,代表著兩層意思。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孔子《論語》第一句話得到佐證。他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顯而易見,他是把學與習分開的,代表著人們在獲取知識過程中的兩種活動。依我之見,所謂學就是模仿,無論是學間接知識抑或是學直接知識,實際上都是模仿,所不同的是前者模仿表示各門學科的符號,而後者是模仿某種實踐活動。那麼,習又是表示什麼呢?顧名思義,習就是溫習,即重複之謂也。因此,我認為學習就是不斷地模仿和重複,直至達到“融會貫通”和“學以致用”的目的。在詞彙學裏,學習既可以是名詞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動詞,問題是我們如何理解和應用。如果把它當作一個名詞,那它就是一種具體的東西,你的目的僅僅是獲取它;如果你把學習看作是一個動詞,那它表示的是一個過程,並且你完全掌握了過程的主動權。我們從多層面上來理解學習,並不是咬文嚼字,而是更深地理解它的內涵,只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更自覺的應用學習的規律。
關於教學主體問題,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一種觀點認為教師是主體,因為知識是源源不斷地由教師流向學生。另一種意見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因為教是外因,學是內因,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在當今,學習已不再是單向的灌輸,“所有真正的學習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學習要用腦子去思考,而不僅僅只是記憶。學習是一個發現過程,在這過程中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澄清教學主體,這對於在知識爆炸的時代裏,如何開展一場學習和思維革命,如何進行有效的學習,都是十分重要的。
為了迎接知識爆炸對學習提出的挑戰,近年來在國際上掀起了學習的革命(The learning revolution)的熱潮,可以認為這是通向21 世紀的學習的對策。如今,資訊就像洶湧的潮水向我們襲來,“使人們日益淹沒在資訊的汪洋大海之中”。人類如何才能不致于成為資訊的俘虜呢?最重要的是進行學習的革命,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使自己成為學習的主人,並為教育通向成功指明了道路。
快速學習方法是學習的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你知道怎樣學習,你就能加快學習的速度,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國際上最早研究快速學習方法的是保加利亞心理學家喬治·羅紮洛夫,他出版了《暗示學和暗示法大綱》;英國的科林·羅斯的《快速學習》和美國的托尼·布贊的《使用你的大腦》等,都是闡述快速學習方法的代表性的著作。所有對快速學習方法的研究,都是基於人的大腦是可塑的,迄今為止,人的大腦細胞的95%以上尚未被使用。因此,任何人只要對學習的物件保持濃厚的興趣,按照快速學習方法的要點去做,那麼就可能使其學習效率提高5至20倍。
快速學習方法不僅僅是一種理念,而更重要的是在於行動。根據國外的試驗方法,結合我個人的實踐體會,把快速學習歸納為六個環節:
(1)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國外教育學家研究證明:“80 %的學生學習困難與壓力有關。解決那個壓力,你就能解決那些困難”。他們還幽默地說:“當我們處在壓力之下,我們的大腦‘短路’了。”所謂“短路”,就是電流不通了,大腦“短路”,就是思維受阻了。因此,只有消除了壓力,恢復了最佳學習狀態,才能保證大腦正常和有效的思維。
什麼是最佳的學習狀態?怎樣保持這種狀態呢?所謂最佳學習狀態,就是“既保持自然放鬆又要集中注意力”的一種精神狀態,做到輕鬆、自如、樂觀和自信。具體說,要做到以下幾點:①“學習任何東西,包括閱讀、寫作、教學,都可以是有興趣的,只要把它像遊戲一樣對待。”②在學習困難面前,要敢於說行,不能說不行。“如果你認為自己是一個糟糕的學習者,那麼你有可能變成一個糟糕的學習者。”相反地,你認為自己是個強者,那麼你就能獲得學習的成功。③經常保持井然有序的學習習慣,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永無憂愁,永無煩惱。
(2)開動你的所有的感官。人有五大感官,即耳、目、口、 鼻和身體,人無論對外界的感知,或是對間接知識的學習,都是通過由五個感官而形成的五個管道而獲得的。五個感官構成五個感覺,即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實際上,人的認知能力大多是這些感官綜合協同作用的結果,而很少是單一的感官的作用。但是,美國馬里蘭州洛克威爾市特定診斷研究會,對美國、日本和香港5300名從5到12 年級學生的學習方法偏向進行了測試,結果有37%的學生只是觸覺學習者,34%的學生只是聽覺學習者,29%的學生只是視覺學習者。這個測試表明,大多數學生還是按照單一的感覺方法學習,如果他們學會了利用開動全部感官來學習,那麼他們將具有巨大的潛力。
英國快速學習心理學家羅斯認為:“要想迅速有效地學習任何東西,你必須去看它、聽它和感覺它”。實際上,學習成績好與不好的學生的差別,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他們是否掌握了使用全部感官來學習的技巧。如以上數學課來說,學生一邊聽講,一邊看老師在黑板上的演式,同時不停地在筆記本上記下老師講授的要點。如果這樣做了,那就是開動了多個感官進行學習,可是,現在大多數學生不願做課堂筆記,這是學習能力的極大浪費。學會做課堂筆記,既可集中學習注意力又可加深記憶,真是一舉兩得。有人在總結愛因斯坦的成功經驗時說,他發明相對論的靈感,就是開動全部感官的結果。
大多數的外語老師,都提倡“讀、聽、說、寫”四位一體的學習方法,這實際上也就是開動全部感官的學習方法。我在大學時,學習俄語就是採用這種方法,上課時,一邊聽老師的朗讀,我也小聲地跟著讀,同時手上拿一支鉛筆在草稿紙上練習聽寫或默寫。採用這種方法,一節課或一個早自習,我可以牢固地記住100個左右的生字, 效果的確是快速而有效的。
(3)學會略讀。略讀是讀書入門的一種方法, 也是學習能力之一。什麼叫略讀?所謂略讀,就是初讀、泛讀,也叫“觀大略”的讀書法。讀書為什麼要略讀呢?這是因為書的內容很多,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一樣重要,更不是每一頁、每一句的內容都要記憶的。任何書籍,其中有重要的,也有次要的;有實用的,也有無用的;有精彩的,也有乏味的。因此,在讀書之始,通過略讀對全書的概貌有一個瞭解,以便分清主次、難易。有些讀書不得法的人,往往是一頁一頁地讀,一行一行地記,看起來似乎很認真,實際上這是極大的浪費!
美國沃斯說:“如果你1小時能讀一份報紙, 那也就知道怎樣在一天讀4本書了。”戈登·德萊頓是新西蘭的電視主持人, 也是一位研究和推行《快速學習》的專家。他平均每天讀2—3本書,每週讀15本書,在過去8年中共讀書8000本。他為何能讀如此之多的書呢? 顯然他是採用了“快速學習法”。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掌握了“快速學習法”,那麼每一個人在一生中實現讀萬卷書的目標都是可以達到的。
(4)學會多問。我國明代思想家黃宗羲曾告誡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時,大疑則大進。疑者覺悟之機,一番覺悟,一番長進。”古代大思想家屈原就是一位善察多問的學者,他在《天問》一書中,一口氣提出了178個為什麼,可見他觀察之細,思考之深, 他的淵博學問與此不無關係。
美國快速學習研究專家沃斯曾說:“多問(ASK )是學習字典中最好的三個字母。永遠不要害怕問你所能找到的最好的專家。”發明家保爾·麥克克裏德也說:“唯一愚蠢的問題是你不問問題。”吉卜林幽默地說:“我有6個誠實的僕人,它們教給了我一切。 它們的名字是“什麼(what)、為什麼(why)、何時(when)、怎麼樣(How)、何地(where)和誰(who)”。這6個僕人實質上是問題, 與其說僕人毋寧說是問題教會了我們一切。
靠自學成為專業作家的聶立珂,他不僅創作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而且還發明了適用于學生升學考試的“四輪學習方略”。(11)這個方法的核心還是圍繞著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而開展的,他的四輪實際上也是四個問題,即問題是什麼?為什麼產生問題?怎樣解決問題?問題解決得怎麼樣?據介紹,凡採用這個方法學習的學生,在升學的考試中大多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據報載,農村孩子趙梅生,沒有進過一天的校門,完全靠自學,於1996年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 他總結自己學習成功的經驗是:“自學是自己提出問題和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再難的問題也要靠自己攻克。”
(5)學會精讀。略與精是相對的,略是精的前提, 精是略的目的與要求,二者相輔相成。因此,學會精讀像學會略讀一樣,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能力。
所謂精讀,就是要仔細地閱讀,有時是反復地閱讀。一般來說,精讀的目的是要掌握書中的重點,攻克難點和深究疑點,這就是所謂的“三點式”的讀書方法。什麼是書的重點?我們雖然不能給重點下一個普遍的定義,但一般來說,重點是指各門學科中的重要內容,要麼它們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要麼對於進一步深入學習帶有關鍵的作用。重點是分層次的,每門學科、每本書和每一章節都有各自的重點,這是在學習中需要注意的。
至於難點,對每個人來說是不同的,每個人通過略讀以後,應當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這就是自己學習的難點。對於學習者來說,遇到學習中的困難,切不可繞過去,一定要下決心把它攻下來。最好是自己刻苦鑽研,如果自己的力量實在不及,那就請老師幫助釋疑,千萬不要愛面子,不懂裝懂。若那樣做結果只能是害自己,到了考試或應用時,就會原形畢露,悔之晚矣!
再說探究書中的疑點,這是讀書的一種方法,也是讀書的最高境界。我們讀書萬萬不可迷信,“唯書、唯古和唯上”都要不得。殊不知,書本上的知識不僅受著作者觀點的影響,而且還受到時代的局限。因此,我們讀書學習一定要採取分析批判的態度,對於書本知識進行一番“由表及裏、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加工,對於一切經過實踐檢驗的真知,我們要學習掌握和應用,對於過時的甚至是錯誤的內容,我們應當拋棄;對於前人尚未解決的疑難問題,我們應當深入研究,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在科學史上,這種事例是不勝枚舉的,有的人因糾正了某種片面性而拓展了前人的理論,也有人解決了前人沒有解決的問題而導致了重大的科學發明。
(6)要學會記憶和儲存。首先,應當澄清一個問題, 那就是如何對待記憶。我們反對死記硬背,但絕不是忽視記憶的重要性。所謂的死記硬背有三個特點:一是不分主次企圖把所學的東西都記住;二是把雜亂無章的資訊塞滿腦袋,就像一個衣箱放滿了亂七八糟的衣物一樣;三是再現的資訊是原始資訊的機械複製品。然而,科學的記憶則是完全相反的,它是有選擇的,儲存是有規律的,產出的是原始資訊加工的新產品。
古希臘生物學家普羅塔戈在3000年以前就很形象地說:“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13)這話說得多好哇!容器不管多大,總是有限,裝滿了以後就不能再裝,如果勉強為之,就可能發生爆裂。而只有火把才能照亮我們的心靈,才能融會百科知識,也方能熔化學習中的頑石!
記憶是十分重要的,現在很多學生不願記憶,這是不對的。無論是科學家、發明家或作家,他們都有驚人的記憶力,也許這是他們成功的原因之一。怕記憶是怕艱苦的表現,是思想懶漢。記憶力就像人的肌肉一樣,越鍛煉越發達,越使用越強健。只要堅持鍛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每個人都會具有良好的記憶力,甚至到老年仍然可以保持旺盛的記憶力。
古往今來,不少的文人學者總結了很多的學習方法,當然也包括記憶方法。據我的研究,增強記憶方法的要點有三:第一,保持大腦的生理衛生,這是加強記憶的物質基礎。怎樣才能保持健康的大腦呢?最重要的是要按照大腦的活動規律,科學地用腦,保持平和的心理,防止大腦疲勞,杜絕煙酒,開展有益健腦的運動。第二,人的大腦是一個巨大的智力寶庫,至今只使用很少的一部分。怎麼才能挖掘大腦的剩餘潛力呢?學會啟動大腦,是增強記憶的一個有效的方法。人的大腦與思想是不同的,猶如電腦的硬體與軟體一樣。增強大腦的記憶,就像改進電腦的記憶體和外存器一樣。啟動大腦的方法很多,如樹立遠大的理想,追求卓越的目標,強化記憶的動機,激發對記憶事物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等,它們都可以達到增強記憶的目的。第三,充分發揮“記憶鉤”的作用。講到鉤,我們就會聯想到魚鉤、衣鉤等,鉤的功能是它能牢固地鉤住某種東西。所謂“記憶鉤”,是指加強記憶的一種方法,一旦掌握它,就可以使被記憶的東西記得快、記得牢。記憶鉤與魚鉤、衣鉤不一樣,它不是有形的工具,而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美國教育家布贊說:“如果你想記住任何東西,你要做的一切就是將它與已知或已記住的東西聯繫起來。”這說明,聯想在記憶中太重要了,我們所說的記憶鉤就是記憶中的聯想力。
在學習外語中,人們最害怕的是記憶,然而記憶鉤卻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提高記憶的效率。例如,當你記住了英語單詞beauty(美麗),那麼你就可以通過聯想寫出beau(花花公子),beautiful (美麗的),beautician(美容師)等。同樣的,當我們知道了英語單詞talk(談話),就可以通過聯想作用,很快地記住它的近義詞,如dialogue(對話)、conversation(會話)、interview(交談)、negotiation(會談)等。如果我們記憶了possible、pleasupe,根據構詞學的規律,我們就很容易寫出它們的反義詞是impossible和displeasure等等。 “記憶鉤”不僅僅在學習外語上有用,而且在學習任何學科上抑或在日常生活中,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學習“快速學習方法”,不能停留在口頭上、字面上,重要的是行動。我個人學習的經歷是由苦學、巧學到博學,這裏的巧學講的就是學習的訣竅。要取得優異的成績,不能光靠加班加點,應當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應該說,每個人都是可以成才的,而成功之路就在自己的腳下。只要我們認清了時代的特徵,更新了學習的觀念,掌握了快速學習方法,那麼我們人人都會獲得成功。
你在尋找機會嗎? 全球網路行銷
讓你 活得久 活得好 的健康新方法
沒有藥物侵入性 絕對安全
美國LifeWave光波能量貼片
eMail:
kingmansheih@gmail.com
Mobile
: 0936 190 400 薛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