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嫁給全天下最富有的先生



( 2011628 口述:黃靜貽 整理:李委煌 )

數年來點點滴滴,這一對夫妻捐出的善款有一千萬元,
如今和先生租屋在公寓頂樓的加蓋房,十幾坪大小,黃靜貽卻甘之如飴。
面對周遭的不解和疑問,她話說從頭—
.

布施貴在愛心

這幾年,臺灣經歷全球金融危機,社會不景氣,有些人感覺荷包縮水、手頭較緊,想停止每月的捐款。我建議他們,可以少捐一點但要持續,布施意義不在錢多錢少,主要是讓善心、福緣能綿綿不絕。

尤其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需要幫助的人更多,每一分微小的付出都很珍貴。也有人覺得,少捐不如不捐,免得不好意思。我的看法是,捐款貴在愛心,即使捐很多錢卻沒有發自內心,也不是所謂的「喜捨」。

我募款二十年來,感覺最珍貴的就是會員那分恆持心。
每月五十、一百元的捐,這筆數目並不會使人變窮,卻可以成就助人的大事。

我的生活本來就很簡單,不太受景氣影響,每月捐款也從沒有少,我相信只要很虔誠、很務實地付出,總是會有力量源源不絕而來。就像我雙腿的老毛病,既走不快也無法跑,但是專心走下去,一樣可走得遠。
.

有錢不一定幸福

我有八個兄弟姊妹,雙親務農,經濟雖緊,但我不曾追逐金錢,總覺得夠用就好。適婚年齡時,父母安排相親,當然希望我嫁給有錢人,但我想:「有錢,才能幸福嗎?」


後來我遇見先生,他生活節儉,約會帶我吃路邊攤,或者兩人合喝一杯可樂,我全部配合。婚後,每次吵架我一定要爭贏,直到聽到上人開示,要比誰愛誰不要比誰怕誰、女人的美貴在美德、改變別人要先改變自己……我才再次看見先生的優點,他雖然能省則省,但是對捐款絕不吝嗇。

我們想捐一百萬護持慈濟醫院建設,先生做產物保險,當時月薪不到三萬元,將僅有的三十二萬元存款提領出三十萬元,下班後再兼差,多個「開源」管道,在生活上更加「節流」。像黃昏市場常有賣相不佳的蔬果,我們並不介意,撿回來稍做整理烹調,一樣可口好吃,還有多餘可招待志工友人。
.

不浪費就「有餘」

在做資源回收時,看到許多衣褲近乎全新,我們自己穿,也送給有需要的人。
也有一些人語帶嘲諷、無法理解,我聽在耳裏有時也想放棄,但後來想想,世間有多少吃不飽、穿不暖的艱苦人,布施做善事應該不是有錢有閒人的專利。

這幾年來,我沒有感覺勒緊褲腰帶,生活簡單,什麼都不缺,反而感覺還「有剩」呢。每個月就看手頭方便,兩萬、三萬、五萬不等地捐,不意才一年半,竟然就捐了兩百萬元,連自己都覺得訝異。到了2007年,更累積捐了一千萬元。

年輕時我從事服飾業賺了不少錢,出國、購物、吃喝等享樂後,錢花掉了甚至還不夠用。如果心態上「有一缺九」,就會感覺貧窮,因為窮在欲望太大。例如有一百元收入,擠一擠也可省下五十元,有的人收入一萬元,每個月的消費卻要兩萬元,這樣的負債享受,其實是貧窮的。
.

心寬知足最快樂

我有「先天性髖關節發育不良」,雙腿關節不斷磨損,活動不太方便。每當疼痛時,我都跟它們「懺悔」,抱歉讓它們那麼辛苦,但我也以歡喜心來接受,因為早在我二十來歲時,醫師就說未來可能無法走路,甚至建議我早點結婚,未來也有人可照顧我。走一天就賺一天,我也賺了二十幾年。

我常常自我提醒:「享福消福,福盡悲來」,無常來時,房屋揹不走,現金也帶不走。從娘家帶來的金飾嫁妝,後來也捐了出去,先生說「紀念放在心裏就好」,我想想也對,而且更有意義。我和先生租屋在公寓頂樓的加蓋房,十幾坪大小,空氣不錯、視野也好。上人說「屋寬不如心寬」,很有道理。
.
.

山珍海味對別人來說或許可口,但粗茶淡飯我甘之如飴。
生活很單純,不代表沒有品味或不享受。

我嫁給全天下最「富有」的先生,我知足而且快樂!



( 本文分享自 慈濟 http://www.tzuchi.org.tw/ )


人生不設限 機會無上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