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生成圖片的著作權 (版權)問題
這是一個非常熱門且複雜的法律問題!關於 AI 生成圖片的著作權 (版權),目前國際上的法律界和各國的規定還在發展和討論中,沒有一個全球統一的答案。
以下是幾個主要的觀點和現況,希望能幫助您了解:
⚖️ 主要觀點與現況
1. 美國著作權局 (US Copyright Office) 的立場
關鍵: 美國通常採取**「人類作者身份」**原則。
現況: 美國著作權局明確表示,完全由 AI 獨立生成的圖片,缺乏人類作者的「原創性貢獻」,不具備著作權。
例外: 只有當人類使用者對 AI 生成的結果進行了實質性的、富有創意性的編輯或修改(例如,選擇特定的風格、參數、對結果進行後製),那麼**「人類修改的部分」**可能具有著作權。
2. 歐盟與英國的立場
關鍵: 有些國家可能承認**「創作者」**的權利,但誰是創作者仍有爭議。
現況: 歐盟和英國的法律通常要求作品必須是人類心智的創造。雖然歐盟的《電腦程式指令》涵蓋了某些計算機生成作品的版權,但對於 AI 生成的圖像,**「人類輸入」和「人類最終的編輯和判斷」**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
3. 台灣的現行法律 (著作權法)
關鍵: 台灣的《著作權法》目前仍是以人類為中心。
現況: 根據台灣的現行法規和司法實務,著作權的保護對象是**「人類的精神創作」。因此,如果作品是「完全由 AI 獨立生成」**,不被認為具有著作權。
重要性: 著作權人必須是**「實際進行創作行為的人」**。
💡 結論與實用建議
目前的主流趨勢是:
❌ 完全獨立的 AI 生成圖: 通常不具有著作權。
✅ 經人類實質性編輯的 AI 生成圖: 人類編輯的部分可能具有著作權。
👉 著作權歸屬: 即使圖檔可以被使用,著作權也不屬於 AI 模型本身。
建議:
檢查服務條款: 您使用的 AI 平台(如 Midjourney, DALL-E, Stable Diffusion 等)通常在其服務條款 (TOS) 中會詳細說明生成圖像的使用權和商業權利歸屬。
注重「提示詞」(Prompt) 和後製: 越是複雜、具體、富有創造性的提示詞,以及後續對圖片的實質性修改和選擇,越能證明人類在創作中的貢獻,從而增加主張著作權的可能性。
這個領域的法律發展很快,建議您在進行商業使用前,最好諮詢專業的法律人士以獲得最準確的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